什么是决策?就是你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如,中午吃什么,身体不舒服要不要请假。
什么是有效决策?不仅是你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时候你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的,并且这件事情能够得以实现。如,做一个3年的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个人发展计划),且确保制定的IDP得以实现。
二者的区别在于:决策只是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有效决策在于先要做正确的事,且这个事情能够实现。所以,管理者要做的不是做一个决策,而是要做一个有效决策。
决策按照复杂性程度,可以分为:简单决策和复杂性决策两种。
简单决策,即那些按照过往经验、流程和技术就可以完成的决策。如中午吃什么、身体不舒服要不要请假、学做一道粤菜、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时间管理的效率等,这些只需要凭借个人主观感受或者按照一定的流程操作就可以实现的,就是简单决策。
复杂性决策,是指某个事项由多个部门或多个参与者共同构成、相互协同,需要对事项形成清晰明确的目标,并对目标达成共识,在一定的时限内达成目标、拿到结果。由于每个团队的思考和利益角度不同、各团队对事项的优先级安排次序不同、信息了解的一致性差异,导致每个阶段的目标、时间节点的交付进度都存在风险、不确定性,这个就是复杂性决策。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有效决策,可以通过“决策五步法”实现:
一、要有清晰的目标/问题定义。决策要基于明确要达成的目标或者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定义了清晰具体的目标和问题,只有有了方向才能制定策略。如,Q3完成2000万销售额,或者提升售后团队的服务能力(客户满意度提升到90%)。
二、要制定多个备用方案。根据确定的目标或问题,根据现有的团队能力、资源配置等,制定至少2-3个备案方案,并且要明确区分不同备选方案(即不同备选方案之间不能有超过30%的重复)。
三、理解决策结果。针对不同备选方案,清晰理解不同方案的优劣,以及可能得到的结果。
四、取舍。综合各方案的分析和结果预测,以及结合现有团队能力、资源配置等进行方案的取舍。
五、达成共识并执行。当方案确定并达成共识后,需要按照方案进行执行,确定每个人的职责、关键时间节点的交付事项和标准等,方案只有被执行才有价值,没有执行的方案只是零价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